「睡美人」三商壽誰來親吻?這金控成唯一英勇王子

三商美邦人壽的清償能力指標長期不合格,已經重啟引進策略投資人的招親大賽。(資料照,取自住展房屋網)

三商美邦人壽的清償能力指標長期不合格,已經重啟引進策略投資人的招親大賽。(資料照,取自住展房屋網)

財務體質愈來愈令人擔憂的三商美邦人壽,猶如童話故事《睡美人》裡受到詛咒陷入沉睡的公主,需要英勇的王子親吻才有機會甦醒重生。可沉睡百年的魔咒太過沉重,誰是那英勇的王子?

3年前,為了因應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淨值資產比率(簡稱淨值比)不到3%,公司清償能力拉警報的危機,2022年8月11日的三商壽董事會通過委託安永財務管理諮詢公司擔任財務顧問,希望引進策略性投資人。熟悉情況人士回憶,的確有兩組人馬特地從美國飛來,分別與三商壽經營團隊在台北君悅酒店及內湖總部碰頭,這兩個集團在台灣都沒有壽險據點,其中一家碰了一次面後再也沒有下文,另外一家意願較高但三商壽大股東堅持釋股價格至少每股10元,結果也是告吹。

安永努力了一年多,只有兩家外資上門,主因三商壽的大股東對於經營權仍然不死心,只願意釋出一部分股權,本土金融機構全數興趣缺缺。今年第二季,局勢有了轉變,三商壽險峻的財務情況以及金管會高層的懇談,讓高齡91歲的三商美邦人壽董事長翁肇喜與另一大股東三商投控陳家,對於經營權不再有所堅持,終於願意把公司賣掉。

若無政策紅利,三商壽上半年稅前將大虧254億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三商壽的財務從憂轉危的一記重拳,新台幣對美元今年4月急升,三商壽向金管會申請改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外準金餘額從153.3億增至161.7億元,卻是在4月當月全數燒光;另外,如果沒有金管會的責任準備金計提的政策大紅利,讓三商壽多了423.4億元可以運用,並且把其中247億餘元用來挹注稅前盈餘,三商壽今年上半年的稅前淨損,會從小虧7.3億變成大虧254.3億元。

消息人士指出,雖然有金管會的政策大紅利,三商壽今年6月底的資本適足率還是不到200%,淨值比也只有2.31%,比去年底2.93%還低。為了實踐對金管會高層的出售承諾,三商壽翁陳兩大股東真的展現決心,找來舊識、有「外資圈第一美女」封號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台灣區負責人邱慧平操刀,從想要甩開競爭對手、欠缺壽險版圖、財務與獲利最佳、文化近且有借殼上市需求等四個面向,於7月下旬,分別向中信金控、玉山金控、富邦金控、南山人壽發出併購邀約。

邱慧平
三商美邦人壽出售案,賣方邀請摩根士丹利台灣區負責人邱慧平操刀。(截圖自TVBS新聞網)

熟悉情況人士指出,三商壽早年被稱為小南山,不少高階主管來自南山人壽,三商壽的員工當年就算只是升個小主管,都要看南山崛起的故事《WE ARE THE BEST–南山人壽蛻變之路》,南山跟三商壽合併雖無綜效,但兩者文化接近,而且,三商壽是上市公司,可滿足南山借殼上市的需求。

南山有借殼上市需求?專家:殼太重了

三商壽聘請的媒人摩根士丹利,在國內被簡稱為大摩,熟悉媒體操作,雖然一口氣發了四封邀約,把出售之事營造得熱騰騰,但在精明的大壽險公司與壽險金控眼中卻是「包袱太重,不是好殼。」

不願具名的專家解釋,就算歷來最重視金融發展、監理政策最向業者傾斜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三商壽今年9月底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無法達標下,依舊願意給予15年的過渡措施,以三商壽6%以上高預定利率保單占責任準備金比率將近20%的情況試算,明年元旦起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後的三商壽,若要維持ICS至少100%的法定下限要求,三商壽2040年之前的自有資本缺口,保守估計超過1000億元

南山人壽持續推出創新商品服務,致力提升客戶服務體驗,2024年狂掃國內外67項大獎,獲獎數再創新高。(圖片提供:南山人壽)
南山人壽被認為可迎娶三商美邦人壽來借殼上市。(資料照,南山人壽提供)

專家說,能提高ICS的自有資本來源,除了籌資、公司很會賺錢,另外就是要賣有利潤的保單,對公司的CSM(合約服務邊際,主要來自死差益與費差益)有貢獻,再不然,就是要賣對自有資本有貢獻的投資型商品。問題是,三商壽的主力商品,首年新契約(FYP)占比逾85%的投資型保單,可能市場太過競爭了,對自有資本的挹注很有限;另外,它的健康險保單,占責任準備金比率超過2成,比國內的大壽險公司都高上許多,因為欠缺足夠獲利的健康險新契約,也讓龐大的健康險舊保單日益成為侵蝕獲利的包袱

不願具名的金融高層也說,光給15年過渡措施不夠,三商壽的資本缺口比國寶人壽、幸福人壽都大,金管會可能要給更大的監理紅利,他們才會有興趣。

玉山金可補足壽險版圖?「瞎子摸象挑戰大」

玉山金控是大摩打的如意算盤裡頭,唯一沒有壽險版圖者。玉山金是銀行獨大的金控,集團內部一位簽證精算師都沒有,只能透過自我學習,抑或委託高盛證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外部機構協助評估。金控界人士坦言,銀行與壽險,隔行如隔山,壽險的精算涉及許多假設,假設是否合理,投資的資產及商品的分類與風險評估是否得宜,「這本身就不是個專家對談,而是有點像瞎子摸象。」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先前已在法說會上多次表示,玉山金未來發展重點在海外,包括新設營業據點與發展境外私人銀行業務,另外也要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高雄示範專區的高端財管業務,這些都需要資本。玉山金是國內金融科技創新的佼佼者,已經為了玉山金揮別台大教職、今年8月15日起專任玉山金控科技長的張智星,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諸多想法,也需要資本支應。

20250226-玉山金控&玉山銀行LOGO。(陳怡慈攝)
玉山金控被認為可併購三商美邦人壽來填補壽險版圖。(資料照,陳怡慈攝)

金控界人士坦言,併購三商壽,對玉山金是很大的挑戰,除了得為上千億元的自有資本傷腦筋,母金控本身也需要進行改造,才有能力對人壽子公司進行督導。

玉山金的顧慮有道理嗎?記者問不願具名、國內壽險界素質一等一的精算專家,會給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什麼建議?該人表示,「我會建議他不要買,我覺得他自己去開一個新的公司都比這家好。就讓中信金去當英勇的王子吧。」

王子現蹤,中信金已英勇爬上台北101

中信金控對於披荊斬棘、爬入城堡親吻沉睡的公主,因為可甩開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與凱基金控核心子公司凱基人壽的距離,展現高昂熱情。大摩亦深知此點,所以早在今年8月初,大摩就邀請數十位中信金與台灣人壽的主管,到台北101大樓的辦公室,闢室抄寫三商壽的簽證精算報告。以中信金核心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一年稅後可賺五、六百億元的卓越能力,15年補足三商壽上千億元自有資本缺口並非難事,何況,三商壽還是中信金餘情未了的舊愛。

相關人士回憶,中信金2015年就看過三商壽了,當時三商壽財務體質良好,是真美人,不是睡美人。然因三商壽的翁陳兩大股東堅持不讓出經營權、價格也要得高高的,因而沒能談成婚事。

中信金捐款2000萬元協助災區重建。(資料照)
中信金控被認為是唯一可拯救「睡美人」三商壽的英勇王子。(資料照,中信金控提供)

相關人士說,中信金當時原本在跟台灣人壽談合併,但時任台壽大股東朱炳昱與另一台壽市場派股東朱國榮意見不一,台壽一度悔婚中信金,中信金於是轉而追求三商壽,朱炳昱知道後力挽狂瀾,所以,中信金能娶到台壽,三商壽算發揮助攻效果。

消息人士說,三商壽與中信金這段10年來沒能修成正果的情緣,在中信金有能力出得起三、四百億元聘金,而且算是幫了政府一個大忙的「被期待」之下,正在逐漸修成正果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怡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