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邁向「零負債城市」!延續高虹安市長施政方針,打造幸福五環,實現「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接受風傳媒採訪,分享115年度的市政遠景。(圖/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接受風傳媒採訪,分享115年度的市政遠景。(圖/新竹市政府)

「幸福,不能只是口號,必須一步步落實在每個市民的生活裡。」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談起115年度市政藍圖時,語氣充滿信心。

115年度新竹市總預算創下歷史新高,歲入467.27億元、歲出437.16億元。這份亮眼的數字,背後象徵的是財政結構的翻轉。長年來,新竹市人均繳稅全國第一,卻僅獲3.5%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是全國最低。高虹安市長歷經多次奔走與協調,《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終於通過,讓新竹市獲得應有的財源回饋。

「我們沒有多拿錢,只是把過去少拿的拿回來。」邱臣遠強調,這筆「遲來的公平」不只是數字的調整,更是對新竹市民長期貢獻的肯定。市府將延續高虹安市長的施政方針,以「幸福五環」為施政主軸,把新增財源轉化為市民有感的幸福行動。

新竹市以「幸福5環」為施政核心,打造全齡共好的宜居新城市。(圖/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以「幸福5環」為施政核心,打造全齡共好的宜居新城市。(圖/新竹市政府)

所謂的「幸福五環」,包含以下五大領域:

第一環:零負債:穩健理財的城市典範

在「幸福五環」中,第一環是「零負債」,象徵新竹市追求財政紀律與永續治理的決心。邱臣遠指出,高虹安市長上任時市府負債約100億元,經過三年嚴格控管與還款,如今已償還78億元,短債全數清償,預計明年上半年將達成「零負債」目標。

「不舉債辦建設」一直是市府堅持的原則。透過開源節流、精準預算與效益評估,確保每一分經費都能用在刀口上,讓市政建設不以債養債,而以效率與責任推動。「財政健全是幸福城市的根本,也為後續四環打下穩固基礎。」

第二環:發現金:共享繁榮的城市紅利

第二環「發現金」,則讓市民直接感受到城市成長的成果。面對美國關稅造成全球經濟波動,與非洲豬瘟等產業衝擊,市府除了即時減免豬肉攤商租金外,也宣布115年將發放每人5,000元的市民振興消費金,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穩定就業。

此外,市府也透過消費金的發放,藉此鼓勵民眾使用「新竹通」APP,整合交通、停車、活動與市政資訊,打造智慧化的便利城市。

第三環:強社福:照顧全齡,幸福升級

第三環「強社福」代表照顧政策的全面升級。邱臣遠指出,新竹市65歲以上長者約佔人口15%,市府持續擴充敬老福利,設籍滿十年並符合條件的長輩可領取1萬元愛老津貼。11月起,敬老愛心卡加碼點數,鼓勵長者多外出參與活動;同時提供免費健檢、全口假牙與疫苗補助,並將全市共餐據點擴增至90處。「我們希望每位長者都能走出家門、吃得健康、活得快樂。」

對年輕家庭的支持也不遺餘力。新竹市平均年齡僅41歲,市府推出「祝你好孕三部曲」政策,包括凍卵補助、婚前孕後健檢、中醫調理補助等,並擴增公托、親子館、到宅坐月子及好孕專車服務;育兒津貼每月加碼1,000元,讓家庭族群感受到政府的支持。

教育方面,市府推動「生生用平板、一師一載具、班班有大屏」,全面升級智慧教學環境,要讓孩子從新竹起飛,在AI時代中找到自信的未來。

竹光國中智慧教室大型智慧屏幕360度環景無死角。(圖/新竹市政府)
竹光國中智慧教室大型智慧屏幕360度環景無死角。(圖/新竹市政府)

第四環:穩經濟:韌性城市的競爭力

第四環「穩經濟」,是打造韌性城市的重要引擎。邱臣遠指出,去年市府舉辦購物節,以500萬元預算創造54億元消費金額,展現驚人乘數效應。自111年至今,全市新增企業超過1,700家,營業額增加4,970億元,吸引投資金額突破61億元,失業率僅3.3%,是全國最低之一。

「我們不只是追求成長數字,而是打造有競爭力、有韌性的經濟生態。」市府推動竹科與周邊產業鏈共榮發展,同時鼓勵青年創業、輔導中小企業創新,並以「巨城+舊城雙城計畫」與國際風箏節等活動,帶動商圈活化與觀光人潮,提升新竹的經濟活力。

新竹市政府首辦購物節,以500萬元預算創造54億元消費金額,展現驚人乘數效應!(圖/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首辦購物節,以500萬元預算創造54億元消費金額,展現驚人乘數效應!(圖/新竹市政府)

第五環:拚建設:以交通與文化連結城市未來

第五環「拚建設」,是幸福五環的推進引擎。115年度新竹市建設預算佔比從10.6%提升至22.4%,淨增加約40億元。邱臣遠指出,市府將推動大新竹輕軌、香山R1道路重啟、新竹市國際會展暨室內演唱會中心、科學教育館、南寮運動公園、自行車觀光園區、果菜市場遷建等重大工程。

此外,市府持續推動「路平計畫」、智慧交通系統與汙水下水道接管,並為爭取2028全中運,展開全市體育館整修,預計從今年底,職籃賽事就會在新竹登場。

交通建設更是市政的首要關鍵,「新竹市雖然只有約45萬的居住人口,但實際工作、往來的人口超過60萬人,我們的交通流量不亞於直轄市。」

除了積極打通瓶頸道路,紓解尖峰車流。115年度市府將投入5.2億元,打造更安全的通學步道與人行環境,改善27所學校周邊道路,建置關埔空橋等。同步補助公車業者汰換電動公車、設置智慧站牌與候車亭,並導入AI智慧交控系統,提升通勤效率。並規劃擴充YouBike站點與智慧停車柱,建構低碳、便利的交通網絡,讓城市真正暢行。

為紓解慈雲路交通、提供市民更友善的人本環境,新竹市全力落實關埔空橋生活圈。(圖/新竹市政府)
為紓解慈雲路交通、提供市民更友善的人本環境,新竹市全力落實關埔空橋生活圈。(圖/新竹市政府)

「幸福五環」相扣,共創永續未來

「幸福五環」不只是財政策略,更是一個相互連動的幸福循環:穩健財政(零負債)讓市府有餘裕回饋市民(發現金),進而強化社福(強社福);良好的經濟體質(穩經濟)支撐城市建設(拚建設),形成良性循環,讓市民幸福感持續提升。

邱臣遠說:「幸福新竹,就是0-99歲,大家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回憶。」高虹安市府團隊希望透過數位化的治理,科技化的推動,讓市民享有更加現代、便利的生活模式,並透過這些福國利民的政策,達到「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的施政願景。

從「高繳低收」到「公平回饋」,從「還債建設」到「幸福五環」,新竹市正以穩健步伐,描繪一座宜居、宜業、宜行的現代城市藍圖。根據「英國生活品質研究學院」評比,新竹市名列全球第75名,在台灣僅次於台北市,且是非六都中的第一名。未來新竹市將持續以ESG理念推動城市治理,兼顧財政穩健、環境永續與社會共好,讓新竹不只是科技之城,更是幸福永續的模範城市。

(新竹市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