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去廣設大學、加上少子化衝擊,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年年減少,私校更爆發倒閉潮。示意圖,非關新聞個案。(新新聞資料照)
「你什麼時候來的?」「比我晚喔,那你還很年輕……」昔日熱鬧的校園,如今雜草叢生,門戶、窗框都已破敗,各個角落棄置還未處理的一包包垃圾,曾經任職的老師、職員們走在校園內,一面看著過去的熟悉的場景,一面回憶,一間學校怎會淪落至此?
位於屏東麟洛的永達技術學院,2014年停辦以後,校園就此閒置荒廢。總是以鏡頭直面社會病灶的導演李惠仁,在紀錄片新作《上學去》裡,記錄下台灣高等教育面臨少子女化衝擊,再遇上私校董事會無心辦學,讓學校陷入要倒倒不掉,倒了又無法善後的窘境。
過去廣設大學政策下,台灣到現在有152間大專校院,然而,全體學生近10年來已減少超過10萬,去年9月大一新生只剩22.7萬人。根據教育部預估,未來還會以每年減少3600人的速度一路下跌,在這個情形下,有學校逐漸招不到學生,而面臨倒閉或轉型,是可以預料的現象,尤其私立技職學校更首當其衝。
但學校倒閉,不是像一般公司倒閉這麼簡單,過去以低廉價格取得的龐大校地、接受教育部補助購置的校舍與財產,要如何回歸公有是一大難題;尤其有些私校董事會,更覬覦龐大資產,千方百計試圖收進自己口袋。
對此,教育界、公民團體,不斷呼籲要有SOP,就是要透過法律規範,怎樣的學校要退場、怎麼退場、校地如何處置。從馬英九政府時期,教育部便曾提出《高教創新轉型條例》草案;民進黨執政後,也曾在2017年提出《私校轉型退場條例》,孰料送入立法院依然卡關;3年過去,教育部去年2020年4月再提出新版草案,這次不僅私立大學,也企圖處理私立高中職的退場。
但如今的《退場條例》卻依然充滿爭議,因草案9月經過行政院調整後,允許面臨退場的私校,可以在期限內轉型為長照或社福機構,也讓相關公民團體批評,讓私校董事會有鑽漏洞的機會。
「捐資興學的學校要解散,校產不是說拿到董事會去,是要歸公的。」李惠仁認為,過去政府協助校方用便宜代價取得土地,1坪當時可能只要幾百塊,30年後變成1坪幾萬塊,這樣龐大的利益,讓很多私校董事會不願意把校產歸公。
(延伸閱讀:招生變老師KPI、科系不賺錢就不要 台灣教育千瘡百孔,他揭大學淪學店)
李惠仁說,正因為背後牽扯的利益太龐大,層層利益結構下,相關遊說團體有很大力量,才產生這樣的結果,還是留下漏洞,如果沒有足夠的民意關心、監督,恐怕最後就會這樣修法通過,如果可以把漏洞補起來,至少不會讓有心人胡搞瞎搞。
但要讓人記得,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確實困難。李惠仁感嘆,「台灣管你多少人連署,幾天之後大家就忘記了。」他問過不少因為學校面臨停辦,而遭到惡意資遣的老師,為什麼不抵抗?對方卻說,「我們在南部那麼遠地方,出來了也沒人要關心,記者也都不會來拍。」
「為什麼都不關心?我也不知道,如果你的小孩剛好唸那間學校,你就會關心,但用比例來說,多少人剛好念後段私校?」李惠仁認為,台灣高中職、大學,有些確實是因為成績不夠理想,只好唸私校,對這部分坦白說,會關心的人真的不多。
看起來事不關己的事,為何大家要關心呢?李惠仁說,一般民眾可能覺得,國立學校越多越好,私校要倒就倒,「但政府不可能設那麼多國立大學,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唸國立大學,那些人的權益就會被犧牲」;如今就連國立大學,也有系所遭遇招生困難,拍下《上學去》,就是希望更多人討論、關注。
李惠仁說,未來撐不下去的學校怎麼退場,至少要有法規當依歸,制訂過程中,教育部、行政院以及立法委員確實也會承受各方壓力,「但政府如果把教育當百年大計,就應該要去解決,而不是壓力來你就頂不住。」
最近他開始進行另一個案子,是拍攝以立法院為主題的紀錄片,過程中,李惠仁發現二戰以後,所有總統制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行政權越來越強,立法權越來越弱,「很多時候台灣立法院也是橡皮圖章,從馬英九到蔡英文,立法院很多時候,都說這是行政院要過的(法案)就動員通過。」
「你一例一休、年金改革都能過了,為什麼這些不能過?」李惠仁反問,他也坦言,這幾年一路看到現在,對於私校退場很悲觀,「如果政府不把教育問題當問題,再4年還會是一樣,就只是卡在那邊。」
《公視紀實》系列紀錄片將於2月25日至5月27日,每周四晚間22時於《公共電視》頻道首播,第1集將推出李惠仁導演《上學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