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幕後》是川普外交政策說變就變 還是賴清德政府壓錯寶?

總統賴清德(見圖)積極處理川普關稅帶來的變局。(資料照,柯承惠攝)

總統賴清德(見圖)積極處理川普關稅帶來的變局。(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關稅措施,台灣一度將被課徵32%的重稅,後來改為延後90天實施。不過就在其中多個重要時間點上,台灣掌握錯誤情資、錯失黃金第一時間反應,更透露出台美關係並未如政府宣稱友善,檯面下更是台美外交角力戰場。

熟悉台美關係的人士直言,現在台美關係相當微妙,台灣一直希望強調是民主國家聯盟,但是美國川普卻不太在意民主主義要聯合抵禦共產,而是把焦點如何透過經濟手段來制衡中國,甚至是要如何讓美國利益最大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美關係如何維持,就不會排在美國第一順位。

事件一:卓揆發文要大家安心睡,卻燒出關稅32%

台灣時間4月3日川普在白宮宣布會啟動「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實踐川普認定世界各國與美國貿易的不平等,並分別訂出各國的稅率,其中台灣32%、泰國37%、南韓26%、日本24%、中國34%等差別稅率,引發世界各國金融與經濟動盪。

但在川普宣布前一晚,行政院長卓榮泰還在臉書上發文,說政府已經好好準備,從各個面向來討論應對,並強調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產業有支持,要讓產業放心、國人安心,「各位朋友請安心入睡」,但實際就立即打臉,且台灣關稅32%與原先預估的10%所差甚遠。

20250415-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至立法院備詢。(柯承惠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還在臉書上發文要大家安心,結果被美方打臉。(資料照,柯承惠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詢答時也坦言,過去評估川普關稅會落在10%到34%,但仍堅持這樣的關稅仍比中國少。

不過民間團體痛批,如果台美關係真的穩固,怎麼會在第一天川普宣布後,整個政府呈現癱瘓狀態,不僅外交部掌握不到美方動態,經濟部掌握不到影響範圍,財政部無法確認影響關稅值,種種都顯示政府掌握情資網已經失效,甚至被給予錯誤資訊,刻意誤導政府判斷。

事件二:政府說台灣在談判第一梯隊,首輪卻不見台灣蹤影

為了解決關稅問題,台灣積極找美國,希望啟動關稅談判,日前行政院才對外說台美進行視訊會議,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等其他多項經貿議題交換意見,強調台灣會在第一梯隊就進行貿易對話,但直到美方公布首輪談判名單中沒有台灣,才又再度顯示台灣政府與美方對話有落差。

當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點出英國、澳洲、日本、韓國和印度等5個國家被列為首輪優先談判的國家,才發現台灣並沒有在首輪名單內,這與過去政府對外說明有落差。

2025年4月9日。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華盛頓白宮西翼外向記者發表演說。(AP)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首輪5個談判國家名單沒有台灣。(資料照,美聯社)

熟悉台美關係的人士透露,台美關係過去的確在拜登總統時期維持還不錯,但隨川普上任後,台美關係就不如對外宣稱「那麼鐵」,甚至常常在關鍵時刻表現出無法溝通、找不到溝通的狀態,在這樣情況下,台灣會病急亂投醫,想要找能打進白宮圈的關鍵人物,但感覺上還是沒找對人。

台美關係變質?關鍵:台灣總統大選壓錯寶

熟悉台美關係的人士說,「過去台灣押錯寶了」。在年初美國總統大選時,台灣政府認為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已有勝算,加上過去駐美代表蕭美琴也與民主黨走得比較近,疏而與共和黨打好關係,當川普成為美國總統選舉贏家後,造成現在台美要對話,找不到關鍵人。

前外交體系的人員透露,這次川普上任後,對於過去共和黨的自己人,川普也都較少任用,大多使用的是「川普好朋友」,因此台灣想要獲得現在白宮的消息,就顯得無門可入,甚至掛號排隊尋求對話,台灣都有點像無頭蒼蠅、白忙的感覺。

20250321-副總統蕭美琴21日出席114年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顏麟宇攝)
副總統蕭美琴(見圖)原本看好賀錦麗能當選美國總統。(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外交體系的人員說,其實過去台美關係很好,但就在於選錯赴美對話的重要角色,應該要熟悉美國文化及政治環境,並且積極尋求台灣,同時又要保持低調、避免被中國第一時間發而打壓,台灣才有可能突破外交困境,重新建立台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