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響下,大幅改變了全球許多企業的工作模式。在家上班,在家辦公,居家辦公。(BRUNO EMMANUELLE@Unsplash)
在大辦公室工作的效率比較好,還是在家遠端工作?這個疑問可能是網路時代每隔一段時期就會提起的話題,但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衝擊下,全球企業真的有機會展開一場「大型實驗」!
今年8月,Pinterest付出9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億元)的違約金,停止續租舊金山的(San Francisco)總部大樓。但同一個月,Facebook卻在曼哈頓(Manhattan)簽下一處大辦公室的新租約,《彭博社》(Bloomberg)倫敦分社則是發出每人55英鎊(約新台幣2070元)津貼,只為了鼓勵職員進公司上班。許多政府也在鼓勵人們「回去工作」,其實指的是「回到公司上班」,期望能因此減輕一些負擔。
對許多白領上班族而言,在家遠端工作確實是不錯的選項,雖然封城措施已經舒緩,許多人也開始上街活動,很多辦公室卻還關閉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調查指出,在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與西班牙歐洲五大國,截至8月為止,僅有約50%的上班族每天進辦公室工作,約25%的人則是完全在家工作。
受限於嚴格的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政策,辦公室如今也無法容納所有員工,因為每人必須保持2公尺的距離,許多公司最多只能讓6成員工回來上班;而電梯裡一次最多只能站2人,辦公室在5樓以上的公司,上班人潮可能排隊排到天荒地老。不少公司也會努力加強消毒與清潔措施,希望鼓勵員工回辦公室,但恐懼大眾交通的心理也增添了吸引員工「回流」的難度。像紐約一般的大都市裡,約有1/4居民住在距離辦公室超過24公里的區域,靠走路或單車通勤近乎不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