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22位專家學者聯合撰寫,給予下一位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建言,提出19條清楚具體的建議。為找回與美國並肩合作的同盟,以及使美軍繼續壓制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白宮新主人需要執行以下政策:
布魯金斯外交政策副主任馬洛尼(Suzanne Maloney)指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有些制定得很糟的政策加劇了區域危機,其中最緊迫的便是伊朗問題,川普2018年放棄通稱為「伊朗核協議」的《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政策,欲迫使其重回談判桌,卻適得其反,挫敗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JCPOA是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多年艱苦談判的產物,這項交易雖然不完美,但至少達到預期目的──確保已經對中東地區造成恐怖影響的伊朗政權,不會獲得最危險的核子武器。馬洛尼建議,白宮新主人應盡快與伊朗達成臨時限核協議,限制鈾濃縮生產、解除部分經濟制裁,再進一步談判美國兩黨都支持的持久解決方案,以應對德黑蘭構成的核武威脅。
歐巴馬與副手拜登(Joe Biden)2009年上任之後,華府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超過1150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的武器,而川普政府也沒放棄出手闊綽的沙烏地王室,2017年一上任即談成持續10年、價值1100多億美元(約新台幣3.1兆元)的軍售案。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師李代爾(Bruce Riedel)指出,美國應撤回駐沙烏地美軍、停止向沙烏地出售武器,美國過去習以軍事手段應對波斯灣問題,現在應轉變為「強調外交參與」。
沙烏地當局介入葉門內戰5年,導致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上千萬人受飢荒之苦。李代爾認為,通過中斷武器銷售、停止交付武器彈藥訂單,美國可以向沙烏地施加巨大壓力,要求其永久撤出葉門,畢竟沒有美國的武器供應和後勤支援,沙烏地軍隊將無能為力。他也表示,就算美軍離開沙烏地,在科威特、阿曼等波斯灣國家仍有足夠基地和部隊部署,以打擊恐怖主義並制止伊朗侵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