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09:00
台灣地緣鄰近中國且往來密切,卻成功壓平感染曲線,全國維持不封城疫後生活至今,蔚為全球典範。(林瑞慶攝)
2019年底,很多人對新的一年抱持著各種期待與計畫,可能包括到東京看奧運。但站在2020年底回顧過去一年,發現許多年度規畫都被新冠病毒破壞了,染疫的2020,將成為全球民眾永世難忘的一年。
新冠病毒從武漢向整個中國擴散,接著南韓、日本淪陷,新加坡和整個東南亞也淪陷;歐洲的義大利、法國淪陷,整個歐洲都淪陷;全球醫學資源最豐沛的美國疫情失控,確診人數超過中國,最終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疫區……。
都市封城、工廠停工、鬧區景點空無一人、職業比賽與舞台表演停止,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一年內全球近170萬人因新冠病毒喪命,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日常。
地球在疫情陰影下依然運轉著,極端氣侯還在惡化,威權統治者與人民的對抗持續著,影響全球政經情勢的美國大選也在11月3日舉行……。在邁向2021之前,先讓我們帶您回首2020這一年,從台灣到世界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影像。
2019年底,中國武漢傳出有人罹患不明肺炎,武漢衛健委堅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嚴禁醫療單位對外發布消息。中國上下集體錯失防疫關鍵時機。
直至2020年初,武漢出現第一起死亡案例,中國內部和周邊國家病例數日增,全球民眾開始人心惶惶。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下達武漢市封城決定,但已無法遏止疫情蔓延全國及海外。
中國確診、疑似、死亡病例遽升,湖北省各大城步上封城後塵,31省相繼淪陷。1月底,中國公布的死亡病例達213例、累積確診病例破萬。疫情重災區武漢的醫療體系更瀕臨崩潰,緊急新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收治重症。習政權領導威信面臨空前危機。
台灣地緣鄰近中國且往來密切,卻成功壓平感染曲線,全國維持不封城疫後生活至今,蔚為全球典範。
官方從2002年SARS疫情汲取經驗,疾管單位迅速坐鎮指揮,在邊境管控、追蹤感染路徑、口罩政策、指揮應對等部分超前部署。加上人民高度自覺與配合,讓疫情始終保持可控水準。
行政院第一時間禁止口罩出口、組織口罩國家隊,數位政委唐鳳推出口罩實名制、建置口罩地圖,大幅紓緩防疫物資供給危機。口罩政策也贏得國際稱許。
面對被疫病陰霾籠罩的社會,抗疫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連續半年每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成安定民心的象徵人物,全台灣少有人敢「逆時中」。
2020東奧原本被主辦國日本視為經濟低迷的解藥、展示自311大地震後徹底復甦的舞台。
即使2月起新冠疫情擴散全球,國際奧委會、東奧籌委會仍堅持「不延期、不停辦、不在無觀眾情況下舉辦」,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多次表明「取消」不在討論選項內。
但隨著國際疫情升溫、東京瀕臨封城邊緣、加拿大等國家宣布不派代表隊參賽、各國聯合呼籲推遲,日本和國際奧委會終於在3月30日拍板東奧延期至2021年7月,為奧運史上首次非因戰爭因素延期。
東奧延期重傷日本經濟,也打亂比賽場館建設等城市規畫,總計損失破2兆日圓,擴大日本財政缺口,安倍支持度也下探至7年來新低,更深深打擊後安倍時代原本的政治布局。
新冠疫情從武漢一隅擴散全球,本應是全球公衛守護者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卻成為各方究責的眾矢之的。
在中國史無前例採取封城手段,南韓、伊朗和義大利都已出現明顯社區傳播的2月,世衛仍過度相信中國提供的染疫數據、淡化疫情嚴重性,遲遲不肯上調流行病風險級別。直到3月11日習近平訪問武漢隔天,世衛才終於宣布疫情已達「全球大流行」,讓全球平白損失4到6星期的應對時間。
譚德塞在疫情初期會見習近平、不願開啟病毒源頭調查,更多次讚美中國疫情控管,被各界批評協助中國瞞疫。世衛在疫情期間疫調缺乏預見、疾控滯後,無法給國際社會及時發出正確信號,被視為是瘟疫大流行的重要因素。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累計病故人數、感染人數皆位居全球最高,且不斷創下新紀錄,第一波疫情短暫減緩,第二波已隨冬季來臨勢頭更猛。當全球都面對著同一張抗疫答卷,美國成績之差與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抗疫作風關係甚大。
川普政府一開始便抗拒進行全國大規模篩檢,刻意淡化疫情。在疫情仍不明朗時,就急於讓美國經濟恢復而解除封鎖令。川普持續釋放「病毒有天會奇蹟式消失」等誤導訊息,即使自己也在10月初確診仍不改態度。
於是反智、反科學的總統槓上疾控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與各州政府防疫政策紊亂,在大選年氛圍下,防疫政策被渲染成兩黨政爭。
美國至今確診近1800萬、死亡逾31.7萬。疫情造成這麼慘重的損傷,也成了川普敗選的關鍵。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每個國家都有一群堅守第一線奮鬥的醫護工作者。當疫情震央從中國轉移至歐洲,大量病患湧入醫院,快速癱瘓西班牙、義大利等國醫療系統,醫護人員更被迫在防護裝備短缺的情況下上陣,醫院屢傳群聚感染。死亡人數遠超出太平間和殯葬業者承載量,讓許多機構出現「活人與死者同居一室」的慘況。
這些醫護人員承受著生理上的負荷,盡量不吃不喝,以減少穿脫防護用具如廁的次數;心理上更得承受擔心親人染疫的恐懼、外界隔離的孤獨,以及無力救助病人的愧疚感等負面情緒。他們的犧牲奉獻也成了這個瘟疫時代最美的風景。
新冠疫情即將屆滿1周年,疫苗終於問世了,成了全球脫離瘟神魔掌的希望。
12月8日,英國領先全球開始施打由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聯手研發的新冠疫苗,但少數接種者出現過敏反應。
繼英國之後,美國也已開始施打首批290萬劑疫苗,計畫在年底前讓2000萬人接種。歐盟國家則預計在27日起執行疫苗接種工作。中國與俄國雖比英國更早對本國民眾施打國產疫苗,但安全性和有效性被高度質疑。
先進國家積極搶購疫苗,台灣買到疫苗和開放施打的具體時間表卻仍未定。目前政府一方面加入COVAX平台,同時直接洽購國際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可望買到的疫苗可能不止3000萬劑。
2020年1月11日,總統蔡英文以台灣選舉史上最高票的817萬票連任成功。
從2019年上半年的風雨飄搖、甚至面臨黨內同志挑戰,到選舉日完全壓制對手。
讓蔡英文演出超級逆轉勝的主因是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香港反送中抗爭,以及中美對抗等外在大環境。「抗中親美」在2020大選匯聚為台灣主流,也是2020台北政治主旋律。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2020年6月6日遭選民投票罷免,從2018年12月25日就職到2020年6月12日下台,擔任市長僅528日。
2018年挾著政治奇觀「韓流」,韓國瑜在民進黨鐵票區高雄市贏得市長,並引發連鎖效應,韓流席捲全台,讓民進黨大潰敗。韓國瑜成為藍營救世主,並讓自己被推升成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但韓流沒能再護送韓國瑜入主總統府,在抗中大環境下,以及市長任期只做14%的爭議之中,韓國瑜在總統大選慘敗,之後市長職務也被罷免。速起速落的韓流也說明了台灣進入政治極端氣候。
2020年7月30日台灣首位民選總統、也是第一位台籍總統李登輝辭世,享耆壽98歲。
李登輝這位蔣經國的繼任者,在12年總統任內推動民主改革,終止動員戡亂、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成就一場台灣「寧靜革命」。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李登輝也完成台灣首度政權和平轉移。
贏得民主先生稱號的李登輝,10月7日舉行隆重莊嚴的國葬,不復見當年威權時代動員學生、民眾沿路跪哭景像,這也象微著李登輝政治生涯對台灣的最大貢獻──將自由民主還給台灣人。
總統蔡英文於2020年8月28日宣布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進口,也成了考驗蔡政府的一個新政治危機。
民眾對萊克多巴胺的安全疑慮始終存在,在野黨主政的地方政府也宣稱不讓萊豬進入。走親美路線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布「反萊豬不反美豬」,但國民黨仍在國會發動的「內臟大戰」抗議行政院長蘇貞昌,也登上國際媒體。
一向走右派保守路線的國民黨選擇和反美帝的左翼勞工團體合作,史無前例地參與「秋鬥」,也成為2020台北政壇異象。
2020年5月25日,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在警方執勤時,被一名白人警察單膝跪在其頸部導致死亡,引發反種族歧視示威抗爭。
這場「黑人的命也是命」維權運動很快地蔓延美國50州的上百座都市。全美至少14000人在示威活動中被捕,並有21人死亡,其中19人死於槍殺。不少示威抗爭走調,出現打砸搶,嚴重的暴動讓至少12個主要城市宣布實施宵禁。
抗爭從美國本土漫延全球,加拿大、紐西蘭及歐洲多國都發生示威遊行活動,部分地區的示威者在美國大使館前集會抗議。抗爭甚至向歷史延燒,示威者發起了拆除象徵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和奴隸貿易的歷史雕像運動。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區國安法》)草案,是北京對於喧囂一年的香港反送中抗爭最終回應。
《港區國安法》實施被北京稱為香港「二次回歸」,也代表習近平撕毀鄧小平「一國兩制」承諾,強調「一國先於兩制」,高度自治是取決於中央決定授予多少權力。《港區國安法》實施至今,參與反送中抗爭人士一一被清洗,立法會民主派一空,反共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被捕,年輕一代反對運動導人黃之鋒、周庭等人被判刑入獄,香港「特區」地位已名不符實。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以史上最高票當選美國總統,而尋求連任的川普(Donald Trump)普選票比上屆多出一千多萬票卻仍落敗。
川普選後一直不承認敗選,而支持川普的右翼民粹力量依然強大。78歲的新總統拜登上任後將面一個極度分裂的美國,加上新冠肺炎的蹂躪已造成逾31萬人死亡,而參議院極可能仍由共和黨掌握,拜登新政權可謂舉步維艱。
也因川普4年持續的友台惠台政策,讓台灣民眾對本屆美國總統選舉的關心程度遠高於過往。選後總統蔡英文、駐美代表蕭美琴恭賀拜登當選,甚至被台派鄉民出征,民眾罕見地為了外國領袖抗議自己政府。
疫情難阻民眾對政治失序的怒火,2020年泰國、白俄羅斯等國家的民眾對他們的政府發動激烈抗爭。
獲得泰國年輕人支持的未來前進黨在2月下旬被泰國憲法法庭裁定解散,讓民眾走上街頭。因疫情爆發暫歇的抗爭卻在7月因疫情再起,兩起「泰國例外VIP賓客」染疫者入境引發民眾不滿再度上街。抗爭背後埋有軍政府執政導致經濟停滯、抗疫不利的不滿。學運團體要求解散國會並修憲,還提出泰國王室改革訴求。
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從1994年就開始擔任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也是共和國設立總統職位後唯一擔任此職的人。他在2020年尋求第六個總統任期,被反對派指控在8月的大選中舞弊,引發全國民眾上街抗議,至今抗爭持續,而盧卡申科仍拒絕退讓。
2020年一開始,印尼首都雅加達就遭受該地24年來最嚴重的水災侵襲,造成60多人死亡、超過17萬人流離失所。
同時間東非肯亞等地則發生70來嚴重蝗災,主因是前一年嚴重乾旱和洪水為蝗蟲創造有利繁殖條件。俄國西伯利亞今年遭遇熱浪侵襲,北極圈內小鎮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6月20日更飆升到創紀錄的攝氏38度高溫,北極圈永凍層融解。
8月開始,美國加州屢現森林大火,超過7000處起火,在焚風助威下,延燒向全美10個州,超過460萬英畝土地遭祝融炙烤,數十萬民眾被迫撤離家園。川普稱是森林管理出問題,但野火專家杜爾(Stefan Doerr)說,極端氣候才是森林野火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