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習近平心中的克里米亞在哪:台灣、東沙島、澎湖、還是釣魚台列嶼?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突出於黑海的克里米亞半島,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成為烏國境內唯一的自治共和國。但2014年烏克蘭政局動盪,克里米亞決定向俄羅斯「求援」,俄國除了派出兩萬聯邦軍強硬進駐,克里米亞隨後更以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這個昔日的自治共和國搖身一變,成為俄羅斯克里米亞聯邦管區(今併入南部聯邦管區)。

與習近平並列當今政治強人的普京,在成功併吞克里米亞之後,在國內的支持度一舉衝破80%。國際社會雖然對於在俄國操弄下的克里米亞公投不予承認(此舉不符烏克蘭憲法,而且這場公投更是在俄軍進駐下執行),但至今克里米亞仍在俄國的管治之下,各國顯然也無力/無取意採取軍事介入、改變現狀。那麼一心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心中是否也有一個有待實現的「克里米亞夢」呢?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俄羅斯近日出動大軍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集結,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美聯社)

其實這件事說來曲折。

俄羅斯之所以要拿回克里米亞,主要是看中這個半島的戰略價值,畢竟俄國黑海艦隊的總部在此,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克里米亞跟著烏克蘭走(這當然肇因於1954年,蘇聯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俄羅斯如果還要繼續使用黑海艦隊基地,就得每年繳付巨額租金給烏克蘭,而且包括基地整建等計畫事事受制於人。拿回克里米亞,才能讓黑海艦隊「恢復自由」。

對中國來說,若要突破美國及其盟邦在二戰後構築的「島鏈防線」,台灣的戰略價值與重要性猶如克里米亞之於俄國。那麼習近平理應支持普京併吞克里米亞才對,但在2014年時,中國對於俄國操控克里米亞公投的做法卻是「保持低調」。時任中國副外長的李保東曾謹慎表示「中國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許多人認為,是「公投」這個關鍵詞碰觸到了中共的敏感神經,畢竟中國要是表態力挺,難免台灣、香港、新疆、西藏起而傚仿,北京屆時將騎虎難下。

2018年5月15日,連接克里米亞及俄羅斯的橋樑正式啟用。(AP)
2018年5月15日,連接克里米亞及俄羅斯的橋樑正式啟用。這也是俄國連接飛地克里米亞的最重要建設。(AP)

雖然中國政府保持低調,卻有不少人還是讀出了習近平的心思。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當年曾公開呼籲,國際社會對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做何反應,將影響中國是否採取類似行動,因此「對俄國的報復措施,應該讓想要效仿俄國吞併克里米亞的中國當局帶來寒蟬效應」;時任日相的安倍晉三也曾在海牙7國集峰會上警告,今天在克里米亞發生的事,未來有可能在亞洲上演。

日媒《產經新聞》曾經揭露,在克里米亞風波稍歇的2016年,習近平曾下令中國社科院等政府智庫對「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進行研究,希望了解俄羅斯究竟如何成功、又遭受國際社會何種制裁、以及普京的支持率如何演變。一位知情的中方人士甚至表示,習近平的下令時間與蔡英文的上台時刻約莫吻合,顯示習近平確實考慮像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一樣併吞台灣。

習近平曾在2013年視察海南島時,探訪慰問了當地的「海上民兵連」。(新華網)
習近平曾在2013年視察海南島時,探訪慰問了當地的「海上民兵連」。如今盤據在牛軛礁遲遲不走的「中國漁民」,則被學者與CNN說成是中國的「小藍人」。(對應在克里米亞公投前神秘出現的武裝「小綠人」)(新華網)

雖然在俄國併吞克里米亞的第一時間,許多國際媒體跟專家就紛紛警告:「台灣可能會是下一個克里米亞」;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也說,普京確實助長了「強國可以欺負弱國的信念」。但克里米亞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畢竟是個地處偏遠的小國,加上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歷史糾葛、以及克里米亞本身的親俄色彩。從結果來看,國際社會確實不願/沒有為克里米亞挺身而戰。

在發生晶片短缺危機之後,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讓台灣對於國際經濟的重要性,顯然遠勝克里米亞。加上台灣地處美國當年圍堵共產政權的第一島鏈,鄰近又有許多美軍基地。甚至在美中新冷戰的態勢下,台灣成為華府積極爭取的盟友,雖然美國官方並未正式跨越「一個中國」的紅線,但由美國國會發起的各項挺台法案,由川普與拜登政府同意的各項對台軍售,都顯示美台關係持續升溫,即便習近平傾心於普京對克里米亞的「混合戰爭」(除了出動特種部隊與民兵,還包括操縱情報與資訊、動員大量的政治工作、祭出經濟壓力等非軍事手段),想將這套在台灣身上照搬,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加上台灣的親中勢力從來就是政治邊緣人,想要複製克里米亞公投,成功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習近平親自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交接入列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不過如果不把台灣看作是克里米亞,而是俄羅斯不斷對其施壓騷擾的烏克蘭(除了支援、策動烏克蘭境內的獨立勢力,俄國日前才動員超過十萬大軍在俄烏邊境集結演習,引發國際緊張)。那麼問題就不會是「台灣會不會是下一個克里米亞」,而是「台灣的克里米亞是誰」?畢竟當初普京算是兵不血刃地從烏克蘭手中拿到一塊戰略要地,雖然還是沒有徹底解決昔日的蘇聯加盟國(烏克蘭)可能被北約拉走、導致戰略緩衝與縱深大幅縮減的老問題,但拿到克里米亞,讓普京對內對外也都算有個「交代」。

台灣以外的選擇

由此觀之,心心念念「收復台灣」的習近平,即便他的航母與兩棲戰力尚未完全到位,攻打台灣可能還是力有未殆,不過拿下一個台灣的離島應該還是容易的多:包括南海的東沙島、緊鄰中國大陸的金門馬祖、與台灣命運唇齒相依的澎湖,以及台灣也宣稱擁有主權,但目前由日本實際管理,並且獲得美方力挺的釣魚台列嶼(日美稱為尖閣諸島),都是習近平與解放軍可能的選擇:

東沙島

20201020-國防部副總長李廷盛中將20日搭乘空軍C-130運輸機前往東沙慰勉官兵辛勞。(取自軍聞社)
國防部副總長李廷盛中將去年10月搭乘空軍C-130運輸機前往東沙慰勉官兵辛勞。(取自軍聞社)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曾在《環球時報》撰文表示,東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具有戰略重要性,因為該島連接南海和西太平洋,如果台灣允許美軍在這些島嶼部署設施,將對解放軍和中國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誠如斯言,如果台美在南海合作,除了擋住南海進出太平洋的門戶(這也算是解放軍「繞島航行」的必經之路),駐島美軍更將成為直插南海心臟的一把利刃,讓北京寢食難安。解放軍在2020年5月一度計劃大規模軍事演習,模擬接管東沙群島,促使台灣部署數百名海軍陸戰隊作為回應。雖然後來演習不了了之,但中國對東沙島的野心確實存在。

金門(以及/或者馬祖)

20201102-陸軍司令部今(2)日在臉書發布操演影片,出現操演時未曝光的裝備類型「雷霆2000多管火箭」,披露該武器已部署至金門地區,對中嚇阻顯而易見。(取自軍聞社)
陸軍司令部去年11月在臉書發布操演影片,出現操演時未曝光的裝備類型「雷霆2000多管火箭」,披露該武器已部署至金門地區,對中嚇阻顯而易見。(取自軍聞社)

比起全島都是中華民國駐軍的東沙島,身為最接近中國的台灣領土、並且曾是反共最前線的金門,或許是更適合習近平推動「混合作戰」的理想地點。金門的八二三炮戰是兩岸最後一場大型軍事衝突,也被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第三次就是1996年的飛彈危機)。不過這個《紐時》記者筆下的「東亞西柏林」,在2001年成為兩岸小三通的試辦地點後,金門已是中國統戰的最前線。習近平2019年在對台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推銷「一國兩制」模式時,也提到要對金門推動「新四通」—電力、天然氣、水和橋樑。金門縣長楊鎮浯則率團親赴福建拜會,希望在政策許可下,兩岸「能通快通,能通先通」。在台灣的冷落疏遠之下,對金門敞開雙臂的中國如今顯然更具吸引力,金門官員也直言「兩岸一降溫,金門就凍傷」。實現「新四通」後,金門確實更可能成為習近平展現統一決心、複製克里米亞模式的樣板。

澎湖

無論南海的東沙島(甚或太平島)、緊鄰中國大陸的金門(或者馬祖),都是在海峽中線的對面,或者遠離海峽中線。如果發生戰事,台灣除了防守相對不易,在心理上的衝擊也遠小於本島遭到攻擊。不過澎湖雖是離島,一但遭到攻擊甚至失陷,對台灣的影響遠非東沙或金門易幟可比。不過也因為澎湖緊鄰台灣、位於海峽中線以東,解放軍若是真的集結兩棲戰力朝澎湖而來,勢必引發台日美三方強烈反應,畢竟沒人分得清楚這些部隊是不是針對台灣而來。

學者認為,鄭成功最大的功勞是趕走荷蘭人,建立以漢人為主的社會。(林瑞慶攝)
學者認為,鄭成功最大的功勞是趕走荷蘭人,建立以漢人為主的社會。(林瑞慶攝)

所以澎湖不是個攻略台灣的理想先期目標嗎?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攻熱蘭遮城,就是先將大軍駐紮澎湖,再發兵鹿耳門;1683年,施琅率兵攻台,同樣先拿澎湖,不出十日而定,半個月後鄭克塽便派禮官遞交降表。三百多年前的戰爭型態當然與今日差異甚大,但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鑽研兩岸軍事的易思安(Ian Easton)也認為,澎湖確實是解放軍可能的一個搶灘地點,因為控制澎湖幾乎等於掌控整個台灣海峽,使台灣的防禦縱深盡失。

釣魚台列嶼

去年的美國大選由於川普不肯認輸、指控民主黨做票,11月8日投完票後鬧了一個多月才算塵埃落定,關心國際新聞者想必記憶猶新。不過日本首相菅義偉去年11月12日就致電拜登恭賀當選,這通日相撥給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第一通電話,自然免不了「確認《美日安保條約》也適用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對於日本來說,最可能與其發生軍事衝突的鄰國首推中國,而發生衝突的原因則首推尖閣諸島主權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歷任日相都要拉著盟邦美國,一再要求確認「尖閣有事、美軍必定來救」。

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AP)
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AP)

這回菅義偉成為拜登在白宮首位接見的外國領導人,他倆一番「台海和平至關重要」的聯合聲明,一度引起台日中三方高度關注。不過第一時間就有日本學者指出,「既然希望和平解決,自然就不可能動武」,認為此番發言不代表日本改變了「戰略模糊」立場。果然當菅義偉回到國內接受質詢,他馬上強調該聲明不代表認定「台灣有事」就是影響日本安全的「重要影響事態」(動用自衛隊的法定前提),國內許多專家期盼的「戰略清晰」(台海有事日本出兵)等於落空。雖然日媒傳出菅義偉政府已開始討論,台海出現突發事態時的自衛隊應對與法律議題。但這只能說明日本正在思考往「戰略清晰」的方向移動,距離日本踏上北京「干預內政」的紅線仍有好大一段距離。

日本目前與鄰國的主權爭議包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與南韓的竹島(南韓稱獨島)、與中國及台灣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我國稱釣魚台列嶼)。(日本政府官網)
日本目前與鄰國的主權爭議包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與南韓的竹島(南韓稱獨島)、與中國及台灣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我國稱釣魚台列嶼)。(日本政府官網)

在這次菅義偉與拜登的聲明中,相對明確的區域議題表態,仍是那句「確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不過在中國的075型兩棲驅逐艦在海南島入列後,日媒也對中國長足進展的兩棲戰力表示憂心,認為尖閣諸島同樣受到威脅。《產經新聞》指出,除了台灣之外,尖閣諸島很可能也是習近平心中的克里米亞。尤其日本口中的尖閣諸島,更是我國同樣宣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列嶼,習近平要是揮師東進,不但挑戰了日本在東海的主權,更對台灣造成威嚇效果。日本國家戰略研究所所長織田邦男甚至認為,雖然日本領導人一再拉著美國總統做出宣示,但他不認為美國必定會為東海上的幾塊礁岩替日本人流血,呼籲日本政府做好自身防衛才是上策。雖然釣魚台列嶼沒有居民,無從進行公投,但習近平如果在此從事跟南海島礁一樣的軍事化策略,台日美要如何堅決應對,恐將影響整個東海的防衛局勢甚至台灣安危。

習近平的「終身執政夢」

習近平就算打不下台灣,也很可能會效仿普京拿個台灣的「克里米亞」做交代,其實泰半不是為了「中華復興夢」,而是他的「終身執政夢」。曾任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的岩崎茂就曾對《路透》表示,2012年11月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本應按照中共政治的潛規則做滿兩任十年交棒,但他2018年2月一手主導廢除了中國憲法對於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各界無不判定這意味著他將邁向第三個任期、甚或跟普京一樣的超長期執政。不過單單是去除了任期限制,並不意味著他能說服黨內政敵與實力派讓他繼續掌舵,因此習近平必須拿下台灣、或是在南海、東海有所作為,方能服眾。如果台灣在美國的力挺之下讓北京難以下手,那麼在習近平邁向第三個任期之際,在台灣的離島中選定一個「克里米亞」,看來確實是一個相對經濟而容易達成的目標,習近平的永續執政之路方能走的穩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