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為強化我國內容製作力,扶植發展大型製作公司,透過國發基金挹注100億元。(取自Google Maps)
文化部為強化我國內容製作力,扶植發展大型製作公司,透過國發基金挹注100億元,推動「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該計畫去年遭國民黨立委批評,拿1.1億元公帑,投資電視劇《零日攻擊》,然而,該計畫投資爭議並不僅止於此,去年捲入「垃圾幣」吸金的「王牌交易所」,所成立的文創基金「昶裕國際創投」,同樣獲得文策院3000萬元投資,該基金投資項目,是前綠委翁金珠兒子劉學軒,成立的「無雙樂團」。
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遭藍白聯手大幅刪減,其中,文化部因為過去幾年投資補助項目,包括幾個政治正確,但票房不佳的影視作品,例如《衝組》、《餘燼》,另外,由「零日文創」製作,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投資、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擔任總顧問的電視劇《零日攻擊》,除獲得文化部「黑潮計畫」補助7131萬元之外,國發基金也投資4170萬元,政府合計投資約1.1億元,更被在野黨立委質疑是「超思案」翻版。
就在文創補助「要飯說」,成為大罷免案攻防焦點,文化部這幾年跟政治無關的踩雷投資,相對就不那麼引人注意。然而,根據《新新聞》調查發現,文策院「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投資的創投基金,竟然與捲入吸金案的虛擬貨幣商「王牌交易所」有關。
根據文策院2023年下半年報告,文化部自2018年至2023年底,辦理「文化內容投資計畫」第三期計畫,其中,「事業體投資」之投資金額為13.67億元,投資對象包括導演陳奕仁、動畫家「智寶國際」負責人鄧橋、Catchplay「威望國際」子公司威亞數位、推手影業、國聯創投、新光國際創投、中興保全子公司「中保投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智融創投」、富邦集團「大曉創藝」、「昶裕國際創投」、群募業者貝殼放大、「台北數位集團」、模特兒經紀公司「凱渥」等18家公司。
上述文創投資所育成的企業,包括遊戲IP開發商「火星貓科技」、文資展場「黃金稻埕」、「極限電競」、虛擬實境沈浸式導覽業者「頑石生活」、打造男團ATOM BOYZ的「踢帕娛樂」、藝人經紀公司「大慕可可」,以及Catchplay子公司「影響原創影視」等,拍攝的電視劇包括《俗女養成記2》、《熙娣想聊》、《良辰吉時》等作品。
其中,「昶裕國際創投」負責人林婉榆,在「王牌交易所」虛擬幣詐騙案中,涉嫌經手洗錢約19億元資金,去年遭北院裁定100萬元交保,該創投獲國發基金3000萬元投資。
「昶裕國際創投」取得國發基金注資後,投資的企業也頗為有趣,根據文策會報告,該創投投資喧嘩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是台灣著名青年作曲家劉學軒,喧嘩公司旗下經紀藝人,包括台灣第一個女子跨界國樂樂團「無双樂團」,先前《鏡週刊》曾報導,劉學軒曾與前樂團團員莉婭,傳出性騷擾糾紛,雙方最後和解收場。
根據經濟部商業登記資料,「昶裕國際創投」與中國信託,於2022年入股喧嘩公司,另外一家創投「大亞創投」則是在去年投資喧嘩,在王牌交易所詐團案爆發後,「昶裕國際創投」一直到最近才辭去董事職務,改由翁金珠與女兒劉亞縉擔任董事。
除了喧嘩公司之外,由Google關鍵字代理商「台北數位集團」,轉投資的對象也十分有趣。根據文策院報告,「台北數位集團」獲國發基金投資近3000萬元,該公司投資的企業,居然是網路媒體「關鍵評論網」,先前藍營立委王鴻薇曾質疑,關鍵評論網關係企業「士奇傳播整合行銷」,自2021年起獲得政府部會1億3891萬元標案,網路媒體儘管不在《廣電法》「黨政軍條款」所規定禁止投資之媒體範疇,但網媒能獲得政府青睞,由國發基金間接注資,某種程度上也並不尋常。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