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聯準會9月降息後將出現很重要的現象,短率已經無法帶動長率同方向變動。(資料照,取自youtube)
美國聯準會(Fed)於台灣時間9月18日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由19位參與貨幣政策會議成員匿名投票的點陣圖中位數顯示,美國今年第四季還有降息2碼的空間,儘管如此,在中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眼裡,「這個世界變了,美國就在風口上。你(聯準會)減了也沒用,美國的長年期公債殖利率會上升的。」
這次的越洋採訪謝國忠談到,他認為聯準會9月降息後將出現很重要的現象,短率已經無法帶動長率同方向變動,所以,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第四季會明顯向上彈升,2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會彈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反應慢一點,但走勢也是朝上不朝下,「因為大家對美國長遠不確定性的疑慮在攀升,願意去買美國長年期國債的人會愈來愈少。」
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會彈升到什麼水準?謝國忠說很難預估,因為已經幾十年沒出現這種現象了。葛林史班(Alan Greenspan)1987年出任聯準會主席後就沒出現過這問題,因為東方人借了大量的美元,當聯準會降息帶動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走低、長年期債券價格上漲時,他們就會把借來的美元投資到長期債券,成為美國公債的穩定買盤。「東方人的心態被聯儲利用了,所以就這樣一直操縱著市場。」
但是,這個世界變了。最大的力量來自,中國想避開美元,「這是一個戰略的考慮,這個趨勢是不受美國聯儲的加息或減息影響的。」中國去年貿易順差將近1兆美元,今年估計將突破1兆美元,對外投資能力強大,然而中國卻愈來愈不想持有美國的國債。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點,美國不斷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然後逼日本、韓國、台灣對美國進行直接投資,蓋工廠、研發中心、投資美國企業等等,加徵關稅讓這些經濟體在美國賺錢的空間變少了,然後錢又要朝著直接投資走,「手裡能夠玩的錢、能夠調節的錢也變少了」。聯準會降息後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這些經濟體就算想趁機賺取較高的債息,力量也會減少。
另外,中東國家早年是美國公債的大買家,但是,隨著新能源供應持續增加,石油的需求逐漸下降,中東國家未來出口石油產生的美元盈餘會變得愈來愈少,這也是個長期的趨勢,所以美國公債以後來自中東的買盤也會變少。
謝國忠認為,聯準會透過短率來影響長率的空間愈來愈窄,展望第四季,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會朝上走,但存在一個變數,「特朗普逼聯儲去買國債」,但如果這麼做,美元會出現大問題、遽貶壓力接踵而至,因為美元的基礎已經非常搖擺了。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會議有19位成員參與討論,其中12位具有投票權,聯準會每季以點陣圖呈現19人對未來利率情勢的預估,9月份這次顯示聯準會第四季可能降息2碼,但謝國忠認為美國第四季只會降息1碼,因為他研判到了今年底,美國的通膨壓力會比較明顯。而聯準會在通膨增溫下還會降1次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給聯準會很大壓力,不斷透過各種理由找聯準會麻煩。
謝國忠說,美國目前有兩個壓力在推升通膨,一是關稅,一是勞動力短缺。關稅有滯後效應,「等存貨差不多消耗完,到了聖誕節,價格上升的空間就會比較大。」勞動力部分,「都說美國就業不太好,但其實勞動力短缺還是普遍,美國有45萬個製造業的工作沒人要做。」
他分析,美國勞動力短缺背後的一大力量為非法移民政策,「其實遣返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主要是新的非法移民的供應,幾乎降到零了,邊境嚴格管控。」本來美國一年可能有100多萬名非法移民入境,支撐勞動力供應,「這個給切斷了,對服務業影響非常大,這也是重要的通脹壓力。」
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目前為4到4.25%,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成長率為2.9%、核心CPI年成長率為3.1%,謝國忠認為,美國通膨升破3%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聯邦資金利率跌到3.5%、通膨升破3%且持續上升,「聯儲的話幾乎就是不可能再減息的了」。
因此他認為,聯準會這波降息循環為淺碟式降息,未來頂多再降個二到三次、2到3碼。而且未來6個月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說你(聯準會)減息,然後債息(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如果出現這樣情況,(聯準會)就是不可能再減息了。」
美元第三季以來對亞、歐主要貨幣反轉走升,謝國忠認為,美元第四季延續第三季獨強的機率大,美元指數第四季可能升破100,但是不至於到105。美國有停滯性通膨的壓力、川普繼續搞保護主義與關稅壁壘,美國的經濟問題不小,美元卻還能持續走強,因為歐洲跟日本的經濟情況不好,歐元第四季可能貶至1.1美元兌1歐元、日圓也可能貶破150元兌1美元。
新台幣與韓元方面,第四季走勢「跟日圓同方向,但幅度比日圓要小」。謝國忠說,日圓的國際化程度高,世界上有很多基金在炒日圓,但沒什麼人炒新台幣、炒韓元,「很少的,所以新台幣跟韓元的波動比日圓要小」。因日圓第四季可能貶破150元,貶值幅度估達4%以上,以貶一半概算,新台幣第四季可能朝31.5元測試。
人民幣方面,謝國忠說,中國在科技沒有突破之前,不願意放手讓人民幣大幅升值,預估人民幣第四季會繼續在7到7.3元兌1美元間盤整。儘管瑞士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喊出加碼陸股,但謝國忠不認為會帶動人民幣走強,「不會的,中國這個國家什麼都是控制的、什麼都可以調節的,市場是攻不破領導人的想法的。永遠不要認為市場能夠改變中國領導人,只能夠中國領導人來改變市場。」而一旦中國領導人認為,中國可以獨自站在世界最高峰,屆時將是人民幣大幅升值之日。
謝國忠說,中國當前貨幣政策背後主要想法為,房地產價格不要出現很大下滑、不要掉得太快,所以利率可以低一點。儘管政策傾向做多,但謝國忠認為中國房地產的調整是很長期的,「現在根本不要去談觸底的議題」。中國的空房子至少還有6000萬套,而且房租回報特別低,「像現在上海郊區一些獨棟房子,租金收益率在1到1.5%之間,租金收益率要到5%房價才有支撐,所以我看很多房子的價格還要掉百分之七、八十。」
陸股今年4月以來漲勢凌厲,是否邁入多頭格局?謝國忠說,陸股只是回到正常價格,「這個世界的話,現在都是由美國股市在帶動的。如果美股暴跌,中國股票不可能漲了,可能會少掉一點,因為它(陸股)現在的高度比較低。」
謝國忠認為,美股已經漲到最後階段了,「看看巴菲特在做的,巴菲特天天在賣股票,波克夏公司的現金水位已經到4000億美元了,年底之前如果股市沒大跌,它可能全部變成現金。」
謝國忠說,股市上漲的主要驅動力是AI泡沫,但是AI泡沫已經到了晚期了,股票投資的風險巨大,「不確定因素很多,所以我覺得其實啊,如果你什麼都不確定的話,不如持有現金還好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