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1:08
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強調,匯率影響不僅是帳面上的損益,更會動搖廠商的接單策略,導致長期訂單流向幣值相對穩定的國家。(資料照,陳品佑攝)
對於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而言,關稅只是第一道衝擊,匯率波動才是最直接的致命傷。新光合纖(1409)董事長吳東昇直言,今年第2季新台幣急升,讓原本就處於成本高壓的傳產「更加喘不過氣」。
「關稅可以預測,但匯率一變,獲利馬上消失。」吳東昇指出,第2季台幣短時間內強升近1成,對出口廠商的價格競爭力與獲利空間造成沉重打擊。對毛利僅剩3%至5%的傳統製造業來說,幾乎等同於「一季白做」。
他強調,匯率影響不僅是帳面上的損益,更會動搖廠商的接單策略,導致長期訂單流向幣值相對穩定的國家。「美國已經喊降息,如果台灣不跟進,新台幣會更強,傳產會受不了。」
吳東昇呼籲,政府應靈活運用利率工具,在維持金融穩定與產業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外界憂心降息可能推高房價,他則建議,可透過加強信用管制來抑制投機,避免衝擊房市,同時紓解產業壓力。
吳東昇說:「降息不只是救企業,也是保就業。傳產一旦撐不住,不是只有營收下滑,連帶影響的是整條供應鏈與數萬個家庭生計。」
吳東昇也指出,傳產業的另一大挑戰是碳費。相較於鄰近日韓等國家的碳費實施腳步,台灣推行的速度更快,對本就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壓力極大,「其實台灣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很強,但需要時間去轉換、適應」。
吳東昇呼籲,政府在推動減碳政策的同時,也應加強輔導企業,提供轉型所需的技術與資金支持,避免產業在環保競賽中被迫出局。「短期內輔導我們;相信五年後會很不一樣」。
新纖總經理歐金達補充,除了外部的關稅與匯率衝擊,國內近年電價、天然氣價格大漲,碳費也即將開徵,多重成本壓力同步擠壓獲利。更嚴峻的是人才競爭──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的「磁吸效應」,讓其他產業在招募與留才上難度倍增。
「人才是企業的命脈,我們不能在這場競爭中缺席。」歐金達透露,新纖董事會已通過調薪計畫,將視考績情況,平均加薪幅度2%至4%,自9月1日起實施,以挽留關鍵人才。「無疑這也加重企業經營成本,但為了與國際競爭,卻不能不做(加薪)。」
對新纖而言,外部環境的挑戰需要政策支撐,內部管理則必須加快效率與創新。吳東昇表示,企業會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在組織內部建立更有競爭力的制度,「政府與企業必須雙向努力,才能讓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站得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