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因有污名化意涵,而後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雖然研究顯示,極重度且有暴力傾向者,只占患者中極小部分,但因小燈泡事件等案件震驚社會,思覺失調症「極具暴力傾向」的標籤撕乎難以移除。示意圖。(資料照,取自 Rhiannon@pixabay)
「思覺失調症」在國內原稱「精神分裂症」,但因帶有嚴重標籤與污名化意涵,在精神科醫師、病人及家屬多年努力下,終得以正名。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思想、情感、行為呈現嚴重失調現象的精神或大腦疾病,患者常伴有現實感缺失,以及自我界限不明的情況。雖醫學臨床研究顯示,極重度且具暴力傾向者,只占患者中極小的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思覺失調無論症狀輕重,都會帶給患者本身極大的痛苦與煎熬,一旦疏於醫療與控制,更將淪為家庭、校園、社會胸口永遠的痛。
醫學研究指出,思覺失調症終生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一,即不分種族、國家或性別,平均每100人中可能就有1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台灣有2300萬人口,故保守推估患者人數至少逾20萬。但根據健保署的最新資料,近年在醫療現場(含門診、住院及急診)接受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只有15萬1844人(男女約各半),即患者黑數比例可能高達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