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病因至今仍尚無定論,除就醫配合醫師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外,心理及家庭治療也相當關鍵。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ixabay)
「我的孩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是因為我跟另一半的遺傳基因有缺陷嗎?」、「都怪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有時還會因為他的成績不理想而大聲斥責他,才會讓他生病。」15到29歲青少年到青年期是思覺失調症發病高峰期,對於這群人生正要起步的年輕族群來說,患病猶如晴天霹靂;更甚者,坊間對於思覺失調症病因的種種揣測,也常導致個案家屬同時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醫師表示,以現代醫學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只要患者能在首次發病的1個月內接受治療、規則服藥,待症狀真正緩解後,有機會可以終身不再發病。病人及家屬與其因為生病怨天尤人,不如協力抓住黃金治療期的契機。
長期以來,大腦衍生之各種精神疾病被污名化,不但患者的病人身分常被漠視,有時就連家屬也彷彿做錯了什麼事般,遭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因此,臨床上常可看到年輕患者在父母陪同下就醫,但得知診斷結果後,隨即神秘消失;進一步探究,原因是不少家長寧可求神問卜,求取偏方妙藥,盼能藥到病除,卻不願也不能接受孩子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事實。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