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台灣的「豪豬戰略」:解放軍半數入侵艦隊恐被擊沉,但反艦飛彈全部到位還要好幾年

RGM-84L-4 Block II是全天候視距外反艦(攻陸)飛彈,一輛飛彈發射車可以搭載4枚飛彈。(波音網站)

RGM-84L-4 Block II是全天候視距外反艦(攻陸)飛彈,一輛飛彈發射車可以搭載4枚飛彈。(波音網站)

川普政府去年對台灣通過多項軍售,當時就被英國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評為是「豪豬戰略」的體現,因為台灣的武器構成不再追求昂貴高端、強調空中或海上的控制權,而是轉向以便宜的軍備讓敵軍的武力投射承擔更高風險。根據電腦兵棋推演,台灣必須擊沉半數入侵艦隊才能擋住解放軍,這意味著台灣必須準備至少1200枚反艦飛彈,但這些武器全部到位還需要好幾年。

《富比世》(Forbes)8日指出,由於中國每年的軍費開支約在台灣的25倍左右,即便台灣這幾年也向美國購買F-16戰機、M-1戰車、甚至積極進行潛艦國造,不過中國在龐大的經濟實力加持下,其常規武力確實已大幅超越台灣,台灣也難再寄望「境外決戰」、「殲敵於境外」等防禦戰略。

皇家聯合研究所去年底曾經表示,川普政府的對台軍售表面上或許不如過去的大型軍購計劃那麼高大上,台灣也沒能獲得數量相對有限的昂貴武器平台,但包括車載魚叉反艦飛彈、HIMARS多管火箭系統等武器,卻透露了全新的戰略思維:不再追求挑戰解放軍在台灣海峽及其上空的控制權,而是轉向大量購置能夠分散部署的廉價武器,對中國的昂貴資產構成威脅—這也就是所謂的「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