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金管會檢查局長8月將提前退休 挑動彭金隆敏感神經

63歲的金管會檢查局長張子浩將於今年8月退休,同事們感到詫異。圖為張子浩本周三出席立院財委會。(顏麟宇攝)

消息人士透露,表現優異、升官快速、金管會前主委黃天牧時代被拔擢為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張子浩,即將在今年8月提前退休。這項於黃天牧卸任主委前簽准的人事,有台中商銀案的謎團,也有外界對於金管會新任主委彭金隆如何拿捏金融檢查尺度的關注。

我國事務官若為65歲屆齡退休,身分證上的出生日期在上半年者,一律在下半年的7月16日退休;生日若在下半年者,一律在隔年的1月16日退休。金管會今(2024)年至少有3位屬於前者,包括: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法律事務處處長徐萃文、檢查局主任秘書江貽中,都將在下(7)月16日退休。

1961年1月出生的張子浩,離屆齡退休還有2年多,卻是已在今年5月申請提前退休。檢查局長的繼任人選,目前以2位現任檢查局副局長張子敏、賴欣國,以及金管會參事陳在淮,呼聲較高。

張子浩提前退休 黃天牧任內簽准

消息人士指出,同事們對於張子浩要提前退休,難免感到詫異,但張子浩還是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看不出異狀,另據了解,張的提前退休,是在黃天牧於今年5月20日隨內閣總辭之前簽准的,新任主委彭金隆無從過問起。

張子浩的老家在高雄市左營區,父親是軍人,個性溫和、答話直爽,是同事眼中的好好先生。早年服務銀行局時,就從事金融檢查工作,轉任檢查局組長後更是得以發揮所長,2018年5月升任檢查局主任秘書,短短不到一年(2019年3月)升任副局長,2021年2月進一步被黃天牧拔擢為局長,為同事眼中官運佳、升官極為快速者。

適逢金管會本周三(12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備詢,記者巧遇張子浩,問他為何想提前退休,張子浩說:「年紀夠了,我都63歲多了,差不多了,就,照顧身體吧。」問他檢查局的工作會不會很辛苦,張子浩答得坦率:「大家不喜歡,業者不喜歡。」

幾個禮拜前就知道張子浩要提前退休的金融界人士說,張局長想退休,台中商銀案的壓力可能是因素之一。台中商銀前董事長王貴鋒涉嫌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洗錢等,讓台中銀與保經子公司受損約10億元,犯案期間長達5年,金管會檢查局去(2023)年2、3月時就發現,但王貴鋒藍綠交好、政治人脈堅強,金管會並未主動移送檢調,而是金管會的駐會檢察官看不下去,由他所服務的新北地檢署主動偵察,金管會檢查局後來才把資料移送給檢調。

郭國文提醒彭金隆 台中銀案顯有蹊蹺

立法院財委會召委郭國文本周三也在財委會詢問此事,他問彭金隆,新北地檢署今年1月31日宣布,已在前一天(30日)大規模搜索並聲押禁見王貴鋒等人,金管會隔日(2月1日)就火速開罰台中銀1200萬元、停止王貴鋒執行董事職務3個月,是否在補破網?

20240613-立委郭國文(左)本周三質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右),台中商銀案到底是新北檢主動偵察,還是金管會主動移送?(取自國會頻道畫面)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左)本周三質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右),台中商銀案到底是新北檢主動偵察,還是金管會主動移送?(資料照,取自國會頻道畫面)

彭金隆剛上任不了解情況,請陪同出席的張子浩回答,張子浩說:「我的印象是新北已經先有案子了,我們把案子就移送給它。」郭國文聞訊後說:「是由新北地檢署主動偵辦,顯然不是金管會主動移送。」適逢新北地檢署偵辦新光人壽前董事長吳東進等人特別背信,因此案為金管會主動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郭國文忍不住問彭金隆:「為什麼這兩個案子相差這麼多,主委,你可能要瞭解清楚,你剛上任,我不會太過苛責,但是顯有蹊蹺。」

金融檢查涉及事務龐雜,難以面面俱到。老同事替張子浩抱屈,「以前受檢單位都覺得檢查局抓得太細了,罰得不是很服人。張局長強調抓大放小,會不會是覺得台中商銀的案子比較小,所以沒有劍及履及處理。」

張子浩提前求去,棘手如台中商銀等案或許是壓力之一,面對520後的新老闆:銜金融發展之命而來的彭金隆,可能也有不同的想法。黃天牧擔任金管會主委4年,開罰大型民營金融機構及其大股東不手軟,成功塑造不討好權貴、不迎合財團的形象,張子浩等約300位檢查局人員為幕後功臣,然而成也金檢、敗也金檢,大老闆們告狀告不完之下,卻也種下黃天牧不獲續任的遠因。

張子浩對此自然點滴在心頭,一位熟悉金融檢查的人士就說,「氣氛的轉變,檢查局一定有感受到壓力,或許子浩會覺得說,這些事情由我來承擔,我如果離開,也許能夠把事情到這裡做結束。新人,不管是主委也好、新的局長也好,讓他們重新開始。我既然前面被人家批評那麼多,那我來承擔。」

專家:彭金隆如何領導檢查局,值得細細思考

金管會的檢查局長是13職等,只比副主委小一個職等,該名人士說,「當到局長的人會想說,反正也都做到這個位置了,可以讓後面的人來接手,看看有沒有新的做法,都會有這種想法,讓新的主委重新去安排這些事情吧。」可能也是張子浩萌生退意的想法。

至於說,彭金隆領導下的檢查局,會不會從張子浩口中,「大家不喜歡,業者不喜歡」的單位,變成開始受到業者歡迎的單位?該名資深人士說:「不要太早下斷語,檢查局成立有段時間了,也換過很多主委、換過很多局長,它有自己一套訓練人員的方式、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不覺得大家會因此都改成放鬆或放水。」

另外一位熟悉金管會與行政院體制的專家則是指出,檢查局畢竟是一支可以去運用的力量,彭金隆怎麼領導檢查局,是件值得去細細思考的事情。他說,檢查局是金管會執行監理任務的實質媒介,透過檢查,主管機關可以瞭解金融機構的實務運作情況、與法令規定的偏差。金融檢查不是在成就自身權威,也不是看到流氓不敢抓、只敢抓交通違規,而是要透過專業來引導業者回歸法令意旨,而其最終精神在於信任二字,要能贏得社會大眾的信任。

本篇文章共 4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怡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