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2-2》臍帶血非神丹妙藥 莫聽不肖業吹噓傷財又傷身

臍帶血在醫療常規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有一定的限制。示意圖。(資料照,取自freepik.com)

臍帶血在醫療常規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有一定的限制。示意圖。(資料照,取自freepik.com)

臍帶血富含造血幹細胞及間質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的再生、分化能力,可取代病人體內不健康的幹細胞,進而達成疾病治癒療效;間質幹細胞則可降低異體移植的排斥反應。惟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臍帶血在醫療常規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有一定的限制,業者若誇大其詞欺騙消費者,衛福部一定會援引最嚴厲的法律予以重罰。

婦產科醫學會院士、台北馬階婦產科主治醫師黃閔照表示,10多年前儲存臍帶血確實風行,因為研究發現,「新生兒的臍帶甚至於胎盤內,都跟我們的骨髓一樣,富含珍貴的造血幹細胞及間質幹細胞,可以治療各種造血細胞功能失常的疾病。」臨床上已有許多治療成功案例,包括:白血病(血癌)、淋巴瘤、重度海洋性貧血、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先天免疫系統不全症等。

四寶比三寶多了羊膜

當時因為「臍帶血銀行」(註:臍帶血幹細胞業者自封銀行)競爭激烈,各家業者廣告打得都很兇, 除了上述臨床證實已可治療的疾病,也有業者把臍帶血造血幹細包講得有如仙丹妙藥,無病不能治,宣稱臍帶血可以治療自閉症、腦性麻痺;夫妻一起打,還可以回春、抗老化,有助孕的效果。

但事實上,很多疾病的治療還在研究階段。業者為了營利不惜以各種話術,例如:存取臍帶血就有如買保險;將來一旦有需要的時候不但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家人……等,企圖讓消費者深信儲存臍帶血是項明智的選擇。

黃閔照說,當時臍帶血銀行除了流行儲存臍帶血,還流行存「三寶」,即除了臍帶血,有的產婦也存臍帶及胎盤;後來業者更是演變到鼓吹消費者要存「四寶」,包括:羊膜、臍帶、臍帶血及胎盤,四寶比三寶多了羊膜。

超基因生技 (RMT-Supercell) 首次參加AABB年會,推廣臍帶血幹細胞領域的貢獻及展望。(圖/超基因生技提供)
超基因生技原為再生緣生技。(資料照,超基因生技提供)

雖然很多醫師都認為,當最珍貴的造血幹血胞、間質幹細胞被業者從臍帶及胎盤分離出來了,臍帶與胎盤就與醫療廢棄物無異。但有的業者也會說服消費者,醫療的事很難說,單純的臍帶、胎盤甚至羊膜有什麼醫學功能將來也未可知,為避免屆時後悔莫及,不如先通通存了再說。

臍帶血用於自身的機率少於20萬之1

臍帶血存了到底是給誰用?國外研究顯示,寶寶的臍帶血用於自身的機率少於20萬之1。但業者推的多是20年方案(儲存及保管費用約10萬元),即儲存到寶寶成年之後,再由他自行決定要不要繼續儲存,如果要,就必須另訂契約;如果不要,就進行銷毀。

至於異體的移植,由於寶寶的基因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因此就連父母與寶寶的白血球組織抗原(HLA)配對都未必完全吻合。與兄弟姐妹配對吻合的機率大約也只有4分之1。

 學生、學童、家長、小學生、接送、機車、三貼。(吳逸驊攝)
寶寶的基因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因此就連父母與寶寶的白血球組織抗原(HLA)配對都未必完全吻合。示意圖。(資料照,吳逸驊攝)

不過,相對於骨髓與周邊造血幹細胞的移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及間質幹細胞的移植配對,限制還是較為寛鬆的,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宗傑說:「HLA 配對 6個基因型中,只要有4個位點相合,即可考慮進行移植。」原因是臍帶血屬於比較年輕的細胞,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發生排斥反應的機率也比較低。

大人「太大支」,一個寶寶的臍帶血大多不夠用

邱宗傑表示,據他所知,多數民眾還是會選擇只存臍帶血,即產婦分娩後,臍帶血銀行人員就會將臍帶及胎盤取回,然後由專業人員將臍帶與胎盤中的血液分離出來,存放在液態氮儲存桶內冷凍冰存,等到消費者需要再取出使用。

邱宗傑說,一般來說,若是異體移植,寶寶的臍帶血幹細胞多半也是給小孩用,因為大人的體積與公斤數太大,一個寶寶的臍帶血大多不夠用,此時就要看當事人是否夠幸運,能夠找到與兩個寶寶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配對都吻合,才能接受移植。

20161117-SMG0045-011-天如專題-台北榮總內科部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摘自邱宗傑臉書)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宗傑說:「HLA 配對 6個基因型中,只要有4個位點相合,即可考慮進行移植。」(資料照,取自邱宗傑臉書)

至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究竟能夠使用哪些疾病的治療上?邱宗傑說,主要還是用在治療白血病最多。其餘坊間也有很多業者宣稱,靜脈注射造血幹細胞可以抗老化、回春、有助懷胎等的說法也無奇不有,但事實上都是游走在法律的邊緣。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依法論法,目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醫療常規上,唯有治療白血病、淋巴瘤、重度海洋性貧血、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以及先天免疫系統不全症等,已經經過衛生主管機核定的疾病。除此之外,業者要利用臍帶血進行任何其他疾病的治療,都必須由教學醫院提出人體試驗申請,並經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再經衛福部備查,才能夠施行。

父母要跟寶寶配對完全吻合的機率不高

劉越萍並表示,臍帶血銀行業者若逕行為消費者施行,未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定的醫療項目,可能觸犯《醫療法》、《人體研究法》,甚至可能是《醫師法》中的密醫。因為她認為,一般正規合格的醫師不會隨便拿自己的醫師證書開玩笑,配合臍帶血銀行進行這種未經許可的醫療行為。

回到臍帶造血幹細胞使用上的問題,即如上述所言,父母要跟寶寶配對完全吻合的機率都不高,即使是兄弟姐妹完全吻合的機率大概也只有4分之1。所以當時也有很多人提倡比照器官移植中心,即將臍帶血以「公捐」的方式集合起來,開放需要的使用者來進行配對,只要配對吻合即可無償使用。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表示,大約7、8年前,確實有一群醫師對於細胞再生治療很有興趣,希望政府開放建置公益臍帶血資料庫,由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負責管理,但迄今該資料庫大約也只有3000多筆分別來自慈濟、和信醫院,以及民間臍帶血業者向民眾勸募所得的臍帶血。

國璽研發團隊嘗試以幹細胞技術,試圖找出治癒神經退化萎縮的契機。(圖/國壐幹細胞集團提供)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主要用在治療白血病。示意圖。(資料照,讀者提供)

劉嘉琪說,然而根據她瞭解,這些公益臍帶血被利用的機率非常低,平均一年也只有2、30人次的醫師上線查找資料,倘若真有配對成功,也是由醫師自行洽詢臍帶血儲存單位,並不會知會器官移植登中心。從上線醫師寥寥可數的情況看來,配對的情況應該也不是很理想。

業者吹噓臍帶血,有時難免過了頭

一名曾在臍帶血銀行任職的員工表示,當年臍帶血紅極一時,各家臍帶血銀行卯足全力搶食每年約1億元的市場大餅,方式包括狂打電視廣告,或請代言人代言等,競爭相當激烈。老實說,為了搶生意,有的業者私下吹噓臍帶血的功效,有時難免過了頭,政府擔心消費者被不肖業者所騙,於是制定〈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且於2012年元旦實施。

臍帶血定型化契約第二款明訂: 「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廣告保證,保存之臍帶血在現在或未來可以治療任何遺傳性、血液上及其他疾病或不可預期之醫療效用。」,並且規範,「機構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對產婦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廣告視為契約內容之一部分。」 嚴謹的程度,讓業者不敢像過往般浮誇,大概也就是從那時起,愈來愈多臍帶血銀行被併購、經營權異主,宣傳更是逐漸趨於低調,一直到現在,臍帶血銀行似乎逐漸從大眾的目光消失。

若遇爭議消費者可用申訴管道

我國雖然定有臍帶血定型化契約,卻還是出現,產婦要求業者返還委託保存之臍帶、胎盤、羊膜等所有物,但業者卻說「東西不見了」或「早就將其視為醫療廢棄物處理掉了」,消費者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消費者若遇到爭議,可適用的管道包括:1.撥打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轉接各縣市消費者服務中心,或直接向各縣市政府消保官請求協助。2.向臍帶血保存業者轄區之衛生局申訴。

20240701-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右)1日於立院衛環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右)指出,消費者若遇到爭議可透過2個管道申訴。(資料照,顏麟宇攝)

王德原並表示,根據《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第16條,機構不得刊登內容誇大不實之保存庫廣告,如果經醫事司釋示有違規定,可處新台幣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2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