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岸邊玩到西太平洋!共軍印太爭霸肌肉年年粗 盤點國軍決戰海域反制作為

近年共軍機、艦新興兵力大幅成立,從2013年有抵達海峽中線的能力,直至近年開始穿越台海,甚至進入西太平洋,對台威脅逐年升溫。圖為解放軍以遼寧號為首的數十艘新型軍艦,2018年4月在南海進行軍演。(資料照,美聯社)

近年共機擾台越趨頻繁,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不僅是共軍練兵的重鎮,更是釋放政治訊號的熱區。然而,熱鬧的不只天空,隨著共軍航艦、核動力潛艦、驅逐艦、兩棲攻擊艦等新興兵力陸續成軍,中共從早期只能在沿海活動,到開始具備抵進海峽中線的能力,直至近年開始穿越台海,甚至進入西太平洋;不同的距離代表共軍任務類型、內容的增加,台灣必將承受更複雜的敵情,如何「超前部署」因應,考驗軍方智慧甚鉅。

台灣四面環海的特性,確保海上交通順暢,不僅具戰略意義,更是確保經濟實力的重要依據,海上交通順暢與否和安全息息相關。如東部西太平洋因有一、二島鏈屏障般的存在,更是以美國為首,串聯亞太地區國家抗中的防線;南端的巴士海峽,則是連接西太平洋和南海的通道,相關航道可說是「兵家必爭之地」。該處亦為中共最常派出運-8反潛機侵擾的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顯見台海周邊和空中相比,「熱鬧」程度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仲泓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