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09:00
海軍國艦國造計畫中,4500噸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因戰系研發卡關,讓「艦隊無用論」再起。而國造計畫中,源於沱江級飛彈巡邏艦(圖)、搭載多枚雄風反艦飛彈,保有反艦火力同時還強化防空武器配置的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則是海軍「不對稱戰力」整建的代表性項目。(取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軍方目標2026年要造出第一艘4500噸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作為未來主力戰艦更新方向,惟現階段因戰系研發進度不如預期,連帶使原先規劃的期程落後,成為海軍近年國艦國造「最沒進展」的一塊。相較潛艦國造、小型、輔戰艦船、陸基反艦飛彈籌獲如火如荼進行,大型作戰艦一旦戰力未能銜接,對海軍平、戰時任務遂行,衝擊程度恐超乎外界預期。
根據公開資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要搭載「海弓三」、「海劍二」等新銳防空飛彈,對應不同空層進犯威脅,再加上新式戰鬥系統、相位陣列雷達;期盼能達到如美軍具強大防空、偵搜能力的「神盾系統」,成為台版神盾。不過軍方餅畫很大,全案發展不如預期是事實,連續數年預算報繳達9成,等於沒花到錢,就直接把錢還回去,期程不斷遞延,足見其幾無進展。
面對中共軍事壓力,透過有限國防資源建構「不對稱戰力」,儼然成國軍圭臬,建軍備戰均據此執行。海軍近年在政府國防自主大旗下,陸續啟動潛艦國造、國艦國造等案,前者剛完成「安放龍骨」儀式,後者則有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快速布雷艇量產。
另外還有兩棲船塢登陸艦下水、救難艦開工,加上對美採購陸基魚叉飛彈、24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採購標的之一的雄風飛彈和機動發射車組;甚至海鋒大隊新中隊才剛成軍,未來預料還會拉高層級,指揮官提升至少將,海軍儼然成為不對稱戰力的最佳代名詞。因為,包括潛艦藏匿水下伏擊、有著強大火力,專打敵重要目標的小型艦船、足以封鎖周邊海域的反艦飛彈,都是海軍戰時爭奪局部制海權的關鍵戰力。
經盤點,會發現大型軍艦無論在海軍版圖、還是國艦國造進程中「前途未明」。而究竟這種具一定排水量,具反潛或防空能力的作戰艦,在台灣乃至於台海戰場環境還有沒有「市場」?外界高度關注。
海軍現役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以近萬噸排水量、具戰場管理和防空能力聞名,若從排水量和旗艦特性,不太可能成為汰換標的的第一順位。排水量下一階,則有成功級巡防艦、康定級巡防艦、濟陽級巡防艦等3型,各型艦又有反潛、防空能力強弱之分;加上像濟陽級大約在1970年代就已服役,逾50年的艦齡,雖然有過補強,但理論上仍是新一代巡防艦優先汰換的對象。
康定級艦齡則落在25年上下,成功級從17到37年都有,其中包括2017年自美方接收2艘派里級(成功級原型)巡防艦「銘傳艦」、「逢甲艦」,成為最新歸國服役的大型戰艦。2艦雖有別濟陽級,但主力作戰艦仍有一定艦齡,有無更新計畫、未來由何艦接替任務?都值得高層三思。
新一代巡防艦無法依期程推動,外界將矛頭指向國內戰系研發不如預期,連帶使軟硬體無法整合,全案進度嚴重落後,也讓「艦隊無用論」再起。質疑者認為,我海軍大型艦船難以在台海戰場環境發揮,戰時亦難存活,主張應將資源投入反艦飛彈量產並機動部署,在本島就能將火力投射至數百公里外,殲敵於水面,使其登陸失敗。
對照海軍近年建軍備戰成果和方向,即便軍方曾以新聞稿駁斥,外界疑義也是其來有自。那麼大型作戰艦到底有沒有用?值得軍方投入資源與否?或許可以從「國防報告書」定義的海軍任務看出端倪。
國防報告書指出,「海軍平時偵巡台灣海峽,確保海域安全;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阻敵對我海上封鎖,並殲滅進犯敵軍,以維護台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突顯四面環海的台灣,擁有足夠強大的海軍相當關鍵。
除台灣海峽本身具高度政治意義,巴士海峽亦為進出南海的必經之路,西太平洋又有第一、二島鏈。近年共軍艦隊日益壯大,「熱鬧」的不只防空識別區西南角常有共機出沒,台灣周邊海域亦為中共海軍進行訓練地,跨軍種聯合演訓也時有所聞,這些都得靠軍艦監控,以策萬全。
再者,面對共機擾台,我軍反制手段包括「防空飛彈追監」,除空軍防空飛彈部隊緊盯,同一時間在海上偵巡的軍艦,必要時亦將成為監控耳目,延伸距離並消弭死角,海空軍聯手,確保周邊海空域動態都在我方掌控中。
另外,軍方外離島備有應援計畫,特別是距本島超遠的東、南沙島,要想將被敵攻占的島嶼奪回,手段之一是派出陸戰隊,因此運送兵力時最好能有相當程度海、空優。因此,戒護重任勢必落在具對空搜索、潛艦偵測能力的大型艦船身上;而這也是嚇阻力強、但功能單一的潛艦,及火力相當,但航行距離、耐波性都差的小型艦船難以匹敵的部分,由此可知大型作戰艦相當重要。
然而,案子卡關仍是不爭事實,目前軍方傳出2個不同解方,其一是將排水量砍半,改建2000噸的輕巡防艦,且外傳將以反潛、防空構型各半方向執行,即功能陽春一點、船小一些,希望能趕上台海軍力平衡的變化。
不過,若按此計畫,案子必須從頭建立,就連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都表示,「任何建案都要全盤考量並研議,建輕巡防艦是八字沒一撇」;再者是外傳海軍將採國外戰系來因應,惟無論結果如何,新一代巡防艦案子已有延宕,對瞬息萬變的台海情勢所造成的危害,恐難用實際數字衡量,甚至還將衝擊國防自主信心,軍方應盡速將問題解決,才能及時止血,不讓傷害再有擴大。
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
──《新新聞》需要您的贊助支持
在1987解嚴那一年創立的《新新聞》,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我們在紙本媒體時代曾創造了「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的口碑,如今我們要在網路媒體時代把這個責任延續下去。
我們要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才能無所偏倚、無所忌憚、發揮專業能力,全心全力檢視公共政策,以監督政府,滿足人民知的權利。
這一切都需要您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就是現在,請您與《新新聞》攜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