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灣遭逢旱災,經濟部為解決水荒祭出多項政策。圖為日月潭水位吃緊。(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去年發生百年大旱,「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了買水甚至買了100多輛水車,經濟部為解決水荒,也斥資上億元,在新竹與台中建置「移動式海水淡化廠」。如今,新竹、雲林麥寮與台南的海水淡化廠都在興建當中,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也都在規畫興建「再生水廠」。然而,海淡水成本一度40元,再生水一度2、30元,上百億元的投資,未來如果不能強制廠商購買,成本將由全民所承擔,審計部在《109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明白指出,政府的產業配置「未妥適考量區域水資源供給能力」。高昂的再生水,未來由誰買單?(系列2之2)
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截至2019年底止,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區,因產業用水需求成長快速,致水資源設施供水能力不足,產生供水缺口約每日28萬公噸,經濟部方面雖已採取跨區水資源調度及移轉農業灌溉節餘水量因應,惟經該部評估,至2031年底止,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區自來水系統之供水缺口合計將達116萬公噸,約占該年度需求量之1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