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豐水期之後,三個枯旱對策該怎麼走

今年是豐雨期,屢見梅雨季間歇性豪大雨。(顏麟宇攝)

今年是豐雨期,屢見梅雨季間歇性豪大雨。(顏麟宇攝)

不需要看數據,也能感受到這兩年的雨量差異實在太大。就以梅雨來說,去年苦等到快6月才來,而今年從5月初就接連好幾波,反而殷殷期盼放睛。前後兩年雨量落差這麼大,可能造成政策推動的困難,例如水利署在枯旱時提出的三項政策:開徵耗水費、推動海淡水、擴大使用再生水,能否依計畫推動還很難說。如果再加上疫情、戰爭、通膨等因素,變數將愈來愈大。

官方定位2021年這場枯旱為「百年大旱」,可見雨水實在很少,畢竟要遇到夏天沒颱風、秋天沒鋒面、春天沒春雨,梅雨又遲至快6月才來的年分實在很少。但同樣少見的是從去年6月至今的情況,滯留梅雨鋒面後,接著午後雷陣雨,再來是7月烟花颱風、8月盧碧颱風加西南氣流、9月燦樹颱風,10月又有熱帶性低氣壓、圓規颱風,連12月都來了一個雷伊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