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黑手1》數位中介法是什麼?為何要管制網路假消息?一文揭「全球最嚴網路法」背後目的

NCC推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飽受各界撻伐,行政院近日喊卡。(資料照,柯承惠攝)

2018年縣市長選舉意外慘敗的民進黨政府,把敗選歸因於網路假訊息,因此,隔年訂定了一系列「打假」的法案,但關鍵的「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卻因行政院不滿該法未處理網路平台責任,立法過程喊卡,3年後捲土重來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方面貫徹了行政院「網路平台問責」要求,卻引發了「數位東廠」的疑慮。原本應該揭櫫自由開放、低度管制的網路基本法,為何在台灣變成了政府強制加註警語、箝制言論的工具?行政院在立法過程,到底是在最後一刻踩剎車?還是真正幕後的黑手?(系列2之1)

日前,台灣人前往柬埔寨「打工」,淪為詐騙集團「豬仔」轉賣事件,主動在網路上公布受害人營救訊息的網紅Bump,批評政府沒有作為,被外交部批評為「假訊息」;更早以前,藝人郭彥均轉貼一則「很多小孩都走了」的貼文,在網路內容農場引用瘋傳,引發綠營側翼群起圍攻,最後被迫刪文道歉;今年(2022)7、8月,臉書上充斥了各式各樣討論林智堅與余正煌台大國發所論文孰先孰後、統計學方法論誰是原創的「分析」……。網路上真真假假的訊息,在臉書、推特等大型網路平台的演算法推波助瀾下,匯聚成一股股輿論海嘯,誰有資格評論它的真偽?誰有權利決定它該不該被下架或加註警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2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