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網路串流時代百家爭鳴,但台灣影視產業仍在力求突困。圖為韓劇《魷魚遊戲》引爆全球熱潮。(資料照,取自Netflix網站)
說到台灣戲劇發展,真的可用篳路藍縷形容。從10年前的單集製作費200萬元,如今終於跨入「千萬俱樂部」,儘管有所成長,但面臨網路串流時代的國際競爭,日、韓早在10年前便砸下一集2000萬元資金,在本土市場始終有限的情況下,國際串流平台的青睞也左右國內業界心緒。在金鐘獎剛落幕、韓國《魷魚遊戲》正攻占全球的此刻,台劇敲響的究竟是金鐘還是警鐘?(台劇突圍系列4之1,資金篇(上))
「台灣市場也許很小,可能很難做出大格局、大製作,我們認命,但不認輸,台劇加油。」當以《做工的人》摘下金鐘獎最佳導演時,導演鄭芬芬的感言,幾乎堪稱這些年來影視從業人員的最佳寫照,在台灣,拍片或許就跟做工一樣,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