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近年雖逐漸提升製作規模,但業界也坦言缺乏編劇仍是國內較為不足的一環。圖為第56屆電視金鐘頒獎典禮現場。(資料照,三立電視提供)
歷經了10多年的努力,台劇終於開始從低成本、低收視的惡性循環中脫離,從單集200萬元製作費到上看千萬元。不過儘管硬體上的製作規格提升,近年台劇在題材掌握、敘事節奏上,為何仍抓不著觀眾胃口?回歸源頭,關鍵仍是一部劇本的生成在台灣究竟有多曲折,以及過往偶像劇滿街跑、西進中國等現象,如何一步步綁住台劇的想像力,至今都還難以掙脫。(台劇突圍系列4之3,軟體篇)
第56屆電視金鐘獎在上周末圓滿落幕,甫獲6項大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儘管在製作規格、難度上都堪稱突破過往台劇想像,然而觀眾對於劇情、節奏卻是褒貶不一;另一方面,剛迎來完結篇的旗艦歷史大戲《斯卡羅》,雖然透過150年前的南台灣歷史驚艷觀眾,卻也面對劇情與節奏的批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
喝杯咖啡,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