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11:30
2015年11月5日新加坡馬習會是兩岸領導人首次會見,也實現馬英九念茲在茲的夢想。(林瑞慶攝)
馬英九在回程飛機上的吹風會上……喝了一點小酒的馬英九頗得意地說,此行設定目標「大部分都達成」,包括「在習先生前面講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講中華民國的憲法或憲政體制」。他說,馬習會上自己一共講了兩次「憲法」、一次「中華民國」、一次「一中各表」,「該講的都講了」。──摘自二○一五年十一月一四九七期郭宏治、晏明強、羅芋宙〈「習先生」給台灣的禮物〉
連戰聯合二○○○年總統選舉對手宋楚瑜於○四年挑戰陳水扁連任失敗後,展開赴中國的「破冰之旅」,國共鬥爭的最大受害者國民黨,頭也不回地甩掉「漢賊不兩立」、擁抱中共。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經濟快速起飛,國民黨的親中路線在○八年來到高峰,馬英九用各種包裝說服了選民「經濟要靠中國」,刷李登輝的得票紀錄當選總統。馬英九上台後,也兌現政見,與中國全方位交流,除了簽屬ECFA,中國高官也頻頻來台、全台擠滿中國觀光客、為陸客提供「一條龍」服務成了觀光業主流。
然而「兩岸紅利」並未讓台灣民眾雨露均霑,馬英九喊出的六三三也從未達成,馬政府和國民黨被政敵批為獨佔中國經濟利益的「買辦」,終於激出一四年的太陽花學運。
一五年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歷史事件」馬習會,雖然讓馬英九可以對他念茲在茲的「歷史定位」有個滿意的交代,卻也成了馬政府兩岸大交流時代的落日餘暉。一六年中央選舉,國民黨大敗,不但丟了總統府,還首次失去立法院,台海兩岸在蔡英文上台後進入冷凍期。
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
──《新新聞》需要您的贊助支持
在1987解嚴那一年創立的《新新聞》,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我們在紙本媒體時代曾創造了「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的口碑,如今我們要在網路媒體時代把這個責任延續下去。
我們要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才能無所偏倚、無所忌憚、發揮專業能力,全心全力檢視公共政策,以監督政府,滿足人民知的權利。
這一切都需要您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就是現在,請您與《新新聞》攜手前進!